对上学的孩子们来说,难得的假期时光来了。走向迷人的远方,大概是每一位少年的愿望。中国青年报社社调中心发布的“青年旅游意向”调查显示:92.7%的受访青年认为,旅游是认识祖国河山、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在夏季平均气温仅23-°C的贵州,从记录地球生命演化的大量化石到“窖藏”亿万年时光的喀斯特溶洞,从飞架山间的数万座高桥到“沟通”宇宙与太空的大国重器“中国天眼”,上天入地的独特体验,为好奇心爆棚的“熊孩子”们预备了一个酣畅淋漓的暑假。
03:29点击观看视频
从“新晋网红”到2.35亿年
贵州地质博物馆科技研究部副主任郝家栩带我们步入博物馆的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自上而下镶嵌于墙壁间、蜿蜒四溢的海百合化石。这块海百合标本经10余名化石修复师精心修复半年多才完成,属于超大型密集共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是目前已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独立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海百合群体化石。“在它的里面,压缩了2.3亿年的时空与生态群落。”郝家栩介绍道。“它像是一幅巨幕的黑白照片。”一个十多岁的孩童看到标本后如是说。
贵州地质博物馆壮观的海百合化石墙。这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海百合化石,其面积达平方米,重达25吨
地球上曾发生过5次大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二叠纪末期是其中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力最深远的一次生物灭绝。而当进入到三叠纪时,我国的南方此时恰逢是一片汪洋大海,生活着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海洋生命。海洋爬行类生物作为这一时期的亲历者,它们的躯体、骸骨经由时空的沉积,以化石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一时期古代生命由毁灭又走向复苏的过程。
穿过贵州地质博物馆第一展厅那段著名的化石层位剖面,行至一段走廊时,郝家栩驻足不前,他用手指了指,说道:“现在我们脚下的,就是古生代最后一纪——二叠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及至中生代三叠纪生命开始复苏时期的交界点。”只见宛若时空隧道的漆黑石面上,通过指点,从一条分界线逐渐外展的生物化石痕迹清晰可辨。不由得让人惊叹,整个地球的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通过一块甚至不起眼的石头感受到蔚蓝星球的成长故事,生物灭绝又复苏、新生的壮丽史诗,都浓缩、集成在你脚下,赫然出现在你的眼前。
贵州地质博物馆的神秘贵州展览,以“古生物王国”为主题,分为沉积巨著、生命源头、龙的故乡、陆地寻踪四个部分。图为出土于贵州关岭的“镇馆之宝”:梁氏关岭鱼龙
地质博物馆有种神奇的魅力,也让人常有魔幻之感。这是一条时间的隧道,穿越亿万年的时光与地球历史的对话,这也是空间的折叠,自然的演变造就了生物多样性。
参观中,可以感受自然的演变造就了生物多样性
若把停注在遥远时空的目光调整于当下,在贵州地质博物馆内能够发掘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为曾获得过我国建筑工程界最高荣誉“鲁班奖”的国家级工程,贵州地质博物馆建筑本身就堪称一个贵州地质地理形貌的立体概况模型。一眼望去,外观是一个汉语拼音贵州的缩写“GZ”,四角嶙峋,宛若神来之笔、傲然挺立的“飞来之石”。如果还曾经去过贵州“最古老”的梵净山、黔东南等地,便就还能从其间辨认出蘑菇石、梯田等地貌元素。
“在馆内游览完毕,聆听了解贵州的地质概况之后,学员们则可以把印象深刻的古生物亲手绘制于T恤之上。然后换上手绘T恤,由研学老师带领他们进入到专门的研学教室,参与一些诸如太空、海洋、生态主题的课程,以及观看5D科普影片。”贵州地质博物馆文化拓展部副主任张钰涵向我们介绍馆内开展的研学活动。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地下一层自然书吧
待学员们在“恐龙餐厅”内用餐完毕,此时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博物馆外围亮起,随着呼吸的节奏交替闪烁。这座场馆仿佛幻化成为一座时空暂留之处的生命体,波光粼粼间,当人们想要走进一探究竟,却如步入了静谧幽深的远古海洋。而此时的孩童们,则在馆内支起了一个个的帐篷,映射着周遭的各种矿物标本、海洋生物化石,光怪陆离,独属于此间的“海怪之夜”开始了。
图片依次为:“海怪之夜”主题活动、孩子们制作“地层三明治”
馆内参观、达尔文实验站剥离三叶虫化石、观看5D影片、颁发“小勇士证书”
次日清晨,孩子们吃罢自己亲手制作的“地层三明治”,独属于贵州地质博物馆的精彩继续。得益于贵州化石标本的储量丰沛,贵州地质博物馆有着一支精良的化石标本修复团队,即便是放眼于全球,技术也是顶尖的。在馆内,专门设有一个达尔文实验站,孩子们可以在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剥离三叶虫化石——这大概是孩子们最为感兴趣的活动了。
龙之故乡,三叠觉醒
在贵州的地质游学中,家长们经常会自问的问题是:此次游学之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希望孩子们收获什么样的知识,得到什么样的体验?
在经历了二叠纪时期96%以上的生物灭绝后,三叠纪海生爬行类是“时代亲历者”,它们的躯干、身影被时空、海水、土壤,沉积压缩为化石散落于各地,而贵州是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标本储量最为庞大、丰富、全面的地区。贵州地质博物馆收藏着世界上唯一的蔡胡氏典型鱼龙模式标本、罕见的疑似怀孕的关岭鱼龙化石,印证了贵州是当之无愧的“龙的故乡”。
贵州兴义万峰林。兴义因胡氏贵州龙的出土被誉为“龙的故乡”
尽管学界对于生命复苏的三叠纪、更为悠远、古老的海洋爬行类生物极为重视。然而现实的情况恐怕是基于“侏罗纪公园”几十年来的出圈科普,但凡与孩子们提及古生物,便会被单一地指向恐龙。大抵作为幼年期的人类,对于在生物演进史上大致处于同一序位的远古巨兽、庞然大物,有着天然的渴慕。
目前似乎还有没有一部文艺作品,小说或电影,能像《侏罗纪公园》那样将海洋爬行类生物破圈,更为广泛地推介至人们眼前。上海自然博物馆曾拍摄过一部名为《鱼龙勇士》的短片,然而反响了了。就连在贵州发现的、独有的海爬类物种化石“贵州恐头龙”,也免不了要借“恐龙”二字的势。“就我们通常所知道的陆地上的恐龙,而人们也习惯将海洋爬行动物理解为海里的恐龙。但它们甚至没有亲属关系。”郝家栩说。倘若硬要做一个类比,海爬动物相当于恐龙的祖先,它们生活在三叠纪,海洋动物逐渐灭绝之后,才渐次出现了陆地动物,侏罗纪时恐龙出现,进而白垩纪,恐龙发展的巅峰及至灭绝。
事实上,要厘清这个逻辑点,这么一段生命物种演进的来龙去脉,并不容易。而贵州地质界正是在做着这样一件事——重拾远古海洋爬行类生物在生命演进史上的重要地位,彰显贵州作为三叠纪古生物博物馆举世无双的价值。回到之前的那些问题,不妨去到贵州的兴义地质公园、关岭化石群地质公园亲身体验一下。
胡氏贵州龙化石。胡氏龙是小型海生爬行动物,与蜥蜴大小相似
时间回溯至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在滇东黔西一带进行地质考察时,在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三叠纪地层中采集到8块海生爬行动物标本。经当时的学界泰斗杨钟健教授鉴定研究后,认为这些标本属肿肋龙目肿肋龙科的一个新属种,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闻名遐迩的“贵州龙”首次展现于世,也代表着原始鳍龙类第一次在亚洲被发现,揭开了我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关岭地质博物馆
而在上世纪40年代,贵州关岭新铺乡卧龙岗一带就发现了距今2.2亿年前的海百合化石,而海百合正是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过渡类型。随后,海龙、鳍龙、安顺黄果树鱼龙、胡氏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模式标本、独有物种化石横空出世。由此,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博物馆。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
化石随处可见
如今在这里,那些蕴藏于距今两亿两千万年前的海湾或陆间残留盆地环境间,用了一百万时间自身被二维化的古生物们,将一一展露于眼前。不仅如此,学员们还能够跟随科研工作人员进入野外化石保护区和化石挖掘现场,直观地了解古生物与地质学的关系,学习如何发现和挖掘恐龙化石,而亲自寻找、挖掘的化石碎片还可以上手实操进行修复,使用气动笔将岩土一层一层剥离。身临其境间,时空压缩沉积下来的物事被亲手还原——这是多么难得的体验。
遵义赤水丹霞
在贵州体会地球演化的历史,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海洋生物。还有丰富的地质奇观,贵州是全球锥状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过程最完整、保存相关遗迹最丰富、集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和地貌景观最典型的地区。这里的土地支离破碎,却也因此绽放出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瀑布、溶洞、天坑、峡谷、悬崖、峰林、石林、天生桥、岩溶漏斗……应有尽有。
而位于铜仁的梵净山有着独特的山岳地貌,也是一部“地质奇书”。
铜仁梵净山
梵净山海拔米至米,为特提斯海中的变质岩孤岛。当冰期笼罩地球时,它成为生命的挪亚方舟;当人类社会已经对自然构成危害时,它凭借自己陡峭的山体和偏远的位置,让生活在此的动植物们繁衍生息。在地球生命遭遇“三次危机”的时刻,它从未缺席,这是梵净山对生命的价值。梵净山虽然面积不大,却养育了包括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在内的六千多种古老而珍贵的动植物。众多珍稀物种,共同组成了梵净山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样性。
荔波瀑布
年7月,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个世界自然遗产、我国13个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一员。至此,贵州成为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大世界自然遗产分别是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铜仁梵净山。
施秉云台山
聆听宇宙的心跳
且将对远古地球探寻的视线收回,再来聆听一下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尽头的声音,不、更准确地说,是电磁波、是频率。
事实上,人类发现整个宇宙充满了电磁辐射的真相还不过百年。年,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央斯基(KarlJansky)意外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电磁辐射,4年后、美国工程师格罗特雷柏(GroteReber)制造出了一台口径9米的望远镜——这是世界第一台使用天线的射电望远镜,并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人类第一张射电天图。在此之前,人类长期以来只能通过电磁波的可见光波段来观测宇宙,而实际天体的辐射覆盖了整个电磁波段。及至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已有的射电望远镜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学需求,国际天文界提出在世纪之交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建议。
中国天眼
年,时任日本国际天文台客座教授都南仁东,萌生出一个念想:“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为此,南仁东放弃了高于国内倍的薪水,毅然回国,开始了历时22年的国之重器——“中国天眼”的建设。
“天眼”的选址与落户贵州是一个遇山铺路、遇河架桥的艰辛过程。要判断一个射电望远镜的性能如何,关键是看其口径。“天眼”直径达到了米,绕着它走一圈要半个小时;它的反射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大小,如此巨大的望远镜,如果建在平地上,工程量不可想象,任何支架都无法撑起,我们需要一个天然的“碗”。也正是这个难点,恰恰可以解答为什么天眼的选址要在贵州?这得益于长久以来被称为石质荒漠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的洼地刚好是个“碗”,可以成完美容纳、支撑射电望远镜。不仅土方开挖量非常小,更重要的是喀斯特地貌的可溶性岩石有良好的导水性,地表水很容易下渗变成地下水,解决了积水会干扰信号的问题。同时这些洼地气候温和且能有效避免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人口稀疏,搬迁费用低,较容易划定无线电静默区。于是,贵州便成为了“天眼”最为理想的候选地。
克度镇
南仁东在一万多份遥感地图中筛选出了个这样的“碗”作为备选地,最终在年,确定贵州省黔南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是最完美的台址。这座超级天眼自建成起,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
贵州遍布喀斯特地貌,这个农业上最大的劣势,在平塘转变为科技项目上的优势。不仅落成了世界级科学技术项目,也让克度镇发展为一个旅游设施齐备、游学资源丰富的旅游研学度假型小镇。成为国内为数不多主打科技游的旅游目的地。克度镇上不仅设有“南仁东纪念馆”“平塘国际天文馆”等研学中心,入住当地的酒店,还可参与到夜间观星等诸多天文活动。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