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受处分后,我的情绪很低落,一度影响到工作。这次回访帮助我卸下了思想包袱,今后我一定转变态度、担当作为。”近日,兴义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开展受处分人员“一对一”回访,市财政局一名回访对象如是道。
为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正向激励效应,兴义市纪委市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规范、高效开展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再监督、再教育、再关爱工作,激励受处分人员重整行装再出发、积极担当作为。截至目前,共对名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
“我们因人因事因时施策,采取‘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通过‘一对一’回访,帮助受处分人员正视问题、树立信心,尽早适应并积极投入工作。”兴义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回访前,仔细查阅案卷,掌握回访对象基本信息、处分事由及处分执行情况,结合与其所在党组织沟通访问的方式,充分了解回访对象受处分后的思想认识、改正情况、工作表现等,全面精准进行“政治画像”,确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坚持把精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回访教育全过程,全面梳理被回访对象违纪违法事实和情节,精准把握回访对象各方面情况,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开展党纪法规教育、思想疏导,了解并推动解决实际困难,让受处分人员感受到组织关心和爱护,解开心结、努力工作。
回访结束后,创建“一人一档”回访教育台账,及时梳理谈话记录、访谈记录及思想汇报等材料,纳入个人廉政档案实时管理、动态更新,将其作为恢复党员权利、干部考察和回访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对思想认识到位、表现积极、取得突出业绩的,加强同组织、人社部门沟通对接,提出考核评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的意见建议;对回访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探索建立长效追踪机制,及时向所在党组织反馈,督促相关党组织加强后续帮扶,压实日常教育管理责任。
“处分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回访教育是帮助受处分人员改正错误、端正态度、重拾信心、干事创业的有力抓手。”兴义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又要注重强化日常监督、体现组织关怀、完善教育管理,激发受处分人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兴义市纪委市监委)
来源:廉洁黔西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