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4月25日,正值春耕春播的大忙季节。为了保证春耕春播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全年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增效夯实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兴义市沧江村驻村工作队坚持早计划、早落实,把服务春耕生产作为当前一项关键举措来抓,收效良好。
开展宣传不误农时
“为确实发挥好党员先锋作用,做好群众春耕备耕工作,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组建了‘春耕生产先锋岗’,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精准开展春季备耕、惠农政策宣传等多样化的党员志愿服务,确保今年春耕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沧江乡沧江村驻村第一书记肖冰介绍道。
“农民朋友要牢记、春耕生产等不及;误了生产好时令、家家户户干着急”据沧江村驻村干部余光红介绍,这是沧江村驻村工作队利用赶集日,鼓励村民加快投身农业耕种的宣传标语,类似于这样的场景,入春以来几乎每周都有。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已开展宣传6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
帮助困难群众搞好春耕
沧江村共有村民多户,多人,劳动力人口多人,常年在外务工多人,很多在省外务工的仅逢年过节才回家,有的因家里没有劳动力,每逢春耕时节他们都会赶回来把庄稼耕种完后,又返回务工地务工。
今年以来,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沧江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方面叮嘱在外务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按期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外,劝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疫情风险;另一方面,逐户走访排查在家劳动力情况,建立春耕生产服务台账。针对整户无劳动力在家的,驻村工作队与村民进行共商,根据村民意愿采取土地对外出租、请人帮忙代种等方式,防止土地荒废。
66岁的韦昌香老人激动地说:“多亏这些驻村干部和村里的干部帮我们把庄稼全都搞好了,不然真不知道今年这庄稼怎么办了,我们身体也不太好,往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每逢这个时候,都会回来把庄稼种了再回去打工,我们在家帮他们照看。今年由于这个疫情,他们不能回来,我们也不让他们回来,免得给国家添乱。”经过走访排查,全村无在家劳动力23户,共商后出租土地7户,村民自己出钱请人帮忙耕种10户,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出力出钱帮忙耕种6户,全村没有一户因劳动力不能返乡而使土地出现荒废情况发生。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沧江村共有耕地7多亩,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的影响,春耕时节村民主要是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有少部分村民种植一些早熟蔬菜也是自产自销,不成规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本,产业振兴、产品带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久之举。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一直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多次深入农户了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所需所求,多次与村组干部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思路进行磋商。
结合沧江非常适宜种植早熟蔬菜、玉米且不会影响水稻种植的气候优势,今年在驻村干部的引导下,对产业进行了初步调整,目前共种植早熟蔬菜余亩,早熟玉米余亩,甘蔗0余亩,流转40余亩土地种植茯苓;充分利用气候条件优势,由村级合作社牵头,采取“村级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规划连片种植早熟蔬菜、精品水果等,推动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左春林
编辑胥芬芳
二审刘思博
三审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