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被拐卖三十五年后,59岁的布依族妇女德良回到贵州老家,见到了家人。在河南生活的几十年里,她始终无法学会汉语。别人听不懂她说的布依语,以为她是只会咿呀的哑巴,或者是精神病患者。在女儿和志愿者帮助下,她最终找到了家人。
全文字阅读约需15分钟
德良瘦小,一米四出头的个子,头发稀疏灰白。不笑时,眉头呈“几”字形,眼窝深陷、前额高耸宽大,是布依族人的典型特征。
10月17日晚上七点,被拐卖三十五年后,59岁的布依族妇女德良见到了家人。
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沙子镇一栋民居前,包括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在内的几十人等着她。
下车时,德良还不明白这阵仗的意思——从河南新乡出发,转车、乘机至贵州兴义市,又经历两小时车程到达深山中的沙子镇,她晕车、呕吐,心情很不好,一下车就坐在街沿上休息。八十多岁的母亲准备了一碗热饭,要喂她吃。按布依族习俗,游子归家,先吃一口家乡饭,就再也不会丢了。德良侧着头连说不吃。
▲德良回家后,许多旧识过来和德良打招呼,用布依语问她还记不记得自己。新京报记者冯雨昕摄
直到被大家挽进家里,德良仍懵懵懂懂。夹在母亲与小妹之间,坐着说了好些话,她才逐渐领悟,她是回到娘家了。她开始翻母亲的衣服,问她穿得够不够、暖不暖。
二十几平方米的客厅里站满了人,许多旧识过来和德良打招呼,用布依语问她还记不记得自己。她基本都记得。从疏至熟,她变换得很快,向众人倾吐自己这些年的遭遇。
三十五年来,德良第一次有了真正的“交流”。
在河南生活的几十年里,她始终无法学会汉语。别人听不懂她说的布依语,以为她是只会咿呀的哑巴,或者是精神病患者。
30岁的女儿李艳桃从小耳濡目染,对母亲的话能够听懂百分之七八十,但不会说布依语,只能和母亲打手势交流。年9月之前,她和在河南的其他家人一样,对母亲的经历一无所知。
进入大学后,李艳桃开始为母亲寻家。年8月底,李艳桃在短视频平台结识了一位布依族博主,发现其发布的视频中,很多对话词汇与母亲平时所说的一致。借助网络力量,不到两周时间就为母亲找到了家人。
▲德良与父母对话时,声音洪亮,时不时大笑出声。新京报记者冯雨昕摄
重聚那天,李艳桃准备了许多纸巾,“以为我妈和姥姥肯定抱头痛哭。”结果大家都只顾着高兴,眼泪窝在眼眶里,忍着不掉。
聚会的地点是德良的小弟德砖才搬不久的新屋,按布依族的规矩,在新房子里不能哭。
没有人能和她说话
德良回家后,觉得一切都很新鲜。
她起先借住在小弟家,不到一天时间,就和整条街的邻居混熟了,叙旧情、交新友,被拉着四处吃席,吃完楼上吃楼下,在河南时她滴酒不沾,吃席间却破天荒地灌了好些酒。
而后去二弟、小妹家各住一天。最后决定在二弟家长住,因二弟夫妇在外打工,独留年近九十的父母在家,德良要去陪伴。
二弟家的院里,晾了好几串连环砂仁,是黔西南特有的香料,风干后像成串的薄脆核桃。10月24日,德良春风满面、语速飞快地向女儿及来客推荐,说做肉菜时一定要放,好吃。转眼又引客进屋,捧出母亲纳的新鞋,摸鞋底、抚鞋面,试图说明这鞋子的做工之妙。见来客听不懂,她并不恼,只自顾自说,咧嘴一笑,露出脱光了牙齿的牙龈。
才下午三点多,德良就起兴要做饭。她原本在河南用惯了电饭煲,此时不肯用,因为“不好吃”,一定要学母亲做饭的土方法,先取一口大锅,略煮一遍米,滤过水,再隔水蒸。
母亲拿着饭锅去院里,德良跟上来抢锅,把母亲摁坐下,自己蹲着倒水。父亲好喝酒,她把酒瓶藏到自己的卧室,午睡时都反锁着门。李艳桃说自己从未见过母亲如此“孩子”的一面。
▲空闲的时候,德良和父母端了板凳坐在院子里,聊天、吃芭蕉,对着大山发呆。新京报记者冯雨昕摄
空闲的时候,德良和父母端了板凳坐在院子里,聊天、吃芭蕉,对着大山发呆。德良耳背,三人的对话声音洪亮,时不时大笑出声。李艳桃说,母亲在河南时很少这么高兴,“没有人能和她说话。”
李艳桃从小就知道母亲与别人不同。
这次认亲之前,德良一直生活在河南新乡辉县冀屯乡。在李艳桃的印象里,德良常年5点起床,扫地、做早饭,等着和父亲李锡金一块儿出去放牛、种地。德良在河南没有名字,大家知道她耳背,叫她就直接拍肩膀。
她始终无法学会汉语。她说的话语速快、鼻音多,河南的村里人听不懂,以为她是只会咿呀的哑巴,或者是精神病患者。见人听不懂自己说话,德良会显出很焦急的样子,“急得转圈圈、摆手。”
邻居建梅说,德良心地好,家里有吃的玩的,喜欢分给乡亲,“你说不要不要,她也拉着你非要给一点。”
有时德良会去村道上坐着,和街坊们烤火,各挎一篮花生,边剥边唠嗑。互相听不懂话,就各说各的,点点头也算是回答。德良会看电视,但听不懂、听不见,光看画面。这几年电视机的配置越来越复杂,她就连电视也不看了。
读小学时,李艳桃的衣服、书包上被德良绣了许多花样,建梅觉得“一看就不是汉族的”。那时候条件不好,买不到漂亮的彩线,德良就拆了旧毛衣取线。建梅说,德良做出来的样式,许多人会夸奖,邻居家有孩子的,也会请德良帮忙做衣服。但也有人嘲笑是怪样。所以李艳桃不喜欢,觉得花不像花、虫不像虫,和大家格格不入。
德良喜欢往后梳头,发际线也越拉越后,更显出额头的宽大。且她有拔眉的习惯,“老是用线把眉毛拧到一块儿,夹着一转,给拽下来。”李艳桃说,一次下雨,德良带伞去学校接她,有同学见了,在那里说,你看这谁,这么矮,还没有眉毛。
整个童年,母亲是哑巴、疯子的污名伴随着李艳桃。
上高中后,父亲李锡金向李艳桃确证,母亲是大姑买来、硬塞给他的。大姑也对她说,八十年代末,自己在新乡街上看到德良,又黑又瘦,觉得可怜,花了一千块把人领走,介绍给了离异且无后的弟弟。
但父亲和姑姑都搞不清楚母亲的籍贯,只听闲言碎语说,母亲可能是四川、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
李艳桃说,数不清多少回,她见母亲坐在家门口,便喊她回家,但母亲喃喃说:“那不是我的家。”又自言自语:“我的家在哪儿啊?我父母还在吗?”
年,李锡金因病去世,德良的喃喃变成了:“你爸走了,我要回家了。”
“你知道我名字啦?我是良”
李艳桃已断断续续为母亲寻家12年。
自从知道母亲是被拐卖至河南,为母亲寻家成了李艳桃的心病,“听她整天念,要回家,想父母,有时候很难受。”
最早是在贴吧发帖,但总也没人回复。后又加了许多QQ群,一有空就发布母亲的身份特征,亦无人响应。偶尔点进一些自称拥有寻亲数据库的网页,又被动辄几百的“会员费”给吓退了。也跟一些电视台的寻亲节目联系过,未得反馈。
转折点发生在几个月前。有朋友告诉李艳桃,在网上看到布依族的小视频,所说语言和她母亲的话语极其相似。李艳桃便开始频繁地刷布依族的短视频,恰好刷到一位布依族博主*德峰,“他说的‘吃饭’、‘喝酒’等词汇,都和我妈平时说的一样。”
▲李艳桃与母亲,姥爷、姥姥三代合影。新京报记者冯雨昕摄
8月27日中午,李艳桃通过私信联系上*德峰,简述了母亲的身份背景。但二人一时也没理出头绪。
9月10日,李艳桃灵机一动,录下母亲说话的音频,发给*德峰。*德峰立刻确定是布依语,但无法分辨更具体的地域口音,便将与李艳桃的聊天记录及音频录制下来,转发至其他布依族群寻求帮助。
后经布依文化专家周国茂教授确认,音频中所说是布依语第三土语。由此,在黔西南广播电视台任布依语翻译的王正直建立了志愿者群,陆续加入布依语第三土语区六枝、水城、镇宁、晴隆、普安、毕节的几十位网友。
群内布依族人罗文宋、罗乾判断,该口音是晴隆县一带的口音。大家便往群里发送布依族服饰、晴隆县地标等图片,要李艳桃拿给德良看。9月12日上午,翻到黔西南名胜“二十四道拐”的图片时,德良认了出来,“跟我说这里住着谁,那里有座庙,还有过牲口圈。”
李艳桃再次录下母亲的话语,发至群里,经当地人肯定,进一步缩小寻亲范围,终于打听到晴隆县野猪塘村曾失踪一乳名为“德良”的女子。
李艳桃回忆,她试着叫母亲的名字。母亲抬头,又惊又羞地说:“你知道我名字啦?我是良。”那样的眼神李艳桃说她从未见过。
年9月13日,德良的幺弟德砖被拉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