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彭景隆。年初,我很荣幸地成为国家脱贫攻坚路上众多帮扶责任人之中的一份子,我帮扶的贫困户对象之一是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沧江乡小米村耐怀组王国发户。那天,我得知我成了王国发的帮扶人后,我觉得我在沧江又多了一户“亲戚”。
在多次走访中,我了解到,“亲戚”王国发家的经济收入来源,确实存在实际困难。他家的主要致贫原因是缺资金,其次是交通条件落后,就是有点农产品销售,都要靠人背马驼,产业发展单一。那时,王国发家的主要经济收入仅靠发展传统的种养殖业模式来维持生计,是年被列入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国发家有普通劳动力2人,王国发本人现年50岁,特别老实本分,比较勤劳。他的妻子梁光秀现年48岁,也是相当老实、淳朴,待人热情。长子王荣成15岁,至今仍是在校学生。王国发家是一户地地道道的布依族人家,两个大人不会说汉话,再加他们本身都有一点语言障碍,所以每次到他家走访,与之交流、沟通、共商时就显得更加吃力费劲,既要想着怎么表达能让他们听明白,又要揣测及猜测他们说的意思。
通过大半年的走访,我都要邀请乡里的布依族同事一同前往,作为我们的特邀翻译,与他一起宣传国家当前的相关扶贫*策及产业发展扶持。结合王国发家的实际情况,在年8月,我为他申请了金融信贷*府贴息贷款元,用于发展能繁母牛养殖,补助资金元;同时发动他家养殖生猪4头,补助资金元。
与此同时,王国发家一家入股黔农汇有限责任公司,为家庭增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国家兜底保障的大扶贫*策中,通过我的申请,他家又享受到了农村低保*策保障人口3人。年,他家一家年人均收入多元。同年的11月,在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策中,王国发所居住的沧江乡小米村耐怀组,属于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整组搬迁自然村寨,王国发家被安置到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永安社区胖山安置点。
王国发家搬迁后,我得思考他们是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思想转变为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于是我积极引导他们丰都街道办周边务工,在建筑工地务临工,钟点工每天元,并于年4月与丰都街道办社会事务办的负责同志咨询,申请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的相关程序条件,王国发家于年6月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审批成功并于当月开始享受。年12月,王国发家脱贫,脱贫时年人均收入超过了元,比搬迁前的年人均收入翻了将近一倍。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他家一家又不能到工地务工,我积极引导推荐他家到兴义市绣娘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服装包装及搬运,王国发一个月的收入有了元,梁光秀收入元。年7月,我又为王国发申请公益性岗位十大员消杀员,每月元。仅他一人每月又增加了元的收入。现在他家享受的城市低保人口为3人,城市低保金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元,年低保金发放合计元,年务工收入近0元,现家庭年人均收入多元。我的“亲戚”王国发脱贫了,生活品质提高了,他们一家人高兴,我更为他们一家人高兴!作者彭景隆
编辑肖慧编审王璐瑶